信用和经济信用辨析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们为实体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提供信用。离开信用,经济将无法运转。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现代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同时还证明,金融业不是服务业,它是独立的经济行业。
截止到目前人们至少在学术界,还没有把信用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进行分类。以至于当人们说到信用的时候,往往是指诚信、守信等等。市场经济运动的经验表明,在经济上,信用与诚信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实,做人要讲诚信,要守信用,这说的社会信用,即人处于公德社会要讲信用,说的是人的品行。在公德社会中的要素是单个的人;人的表现是思想和行为,在外界来看就是言和行。言行一致在社会中就是信用。社会信用的内涵是个人的言和行的相符合。
中国古代的国学思想中所谓的诚信,都是指社会信用,即个人信用。社会信用体现了个人的品德,道德。社会信用是社会道德的范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为儒家‘五常’。孟子把诚信列为‘天爵’,视作最高尚的品德。诚信既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人格基础,也是人们寻求内心安宁的道德修为。”说的就是社会信用。社会信用属于个人的修身范畴。
经济信用不是对人说的,而是对经济要素说的,严格意义上是对资本说的。市场是波动的,经济要素在市场的作用下流动,符合预期期望的,就是信用;不符合预期期望,就是没有信用。
很显然,经济信用在人这里,是人的一种认识;而在经济那里,则是经济要素的流动。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而市场总是波动的。人们预期的市场波动总是向上的。当市场向上波动的时候,经济要素的流动是顺畅的。
当市场向下波动的时候,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不顺畅的。经济要素的顺畅流动,就是经济的有信用;而经济要素的流动不畅,或者是停顿,停滞,就是经济的失信。社会信用是说人,而经济信用是说物。截至目前人们经常把经济信用当成社会信用,或者用社会信用去要求经济信用。
现代经济的性质是信用经济。这句话一是说市场本身就是信用,二是说每个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信用,即现代金融的支持。为市场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这本身就是信用经济。生产、销售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依靠的是市场需求的稳定。需求稳定,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另一个方面,每个企业都需要银行的贷款,或者资本市场的融资。信贷和融资,也是信用。对金融来说,是销售信用;对企业来说,是购买信用。信用的销售和购买,就是金融信用。
经济信用可以带来金融信用,是说如果一个企业经营稳定,回款顺利,现金充足,规模不断扩大,则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也将更容易上市融资。反过来,金融信用也会带来经济信用。获得银行的贷款越多,越连续,企业的生产销售越顺利,对冲市场波动的能力越强,销售顺畅就是经济信用。还有,如果企业能够成功上市,不但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融进大量资金,而且还为企业的今后融资打开了一扇大门,企业可以通过股权扩张的方式向资本市场再融资。所以有评论认为,资本市场就是上市公司的提款机。
现代金融,不管是银行,还是证券,本质上都是资金的聚集和转移使用的场所。把众多小资金通过一个平台聚集起来,然后通过国家允许的方式转移给一个或者几个经济单元使用。经济单元使用资金是有偿的,这就是银行的利润,或者上市公司必须分给国家的税收和证券公司的收入。对于众多小资金来说,或者获得了银行的存款利息,或者享受了股票价格上涨的投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获得了银行的信用或者资本市场的融资,可以迅速地扩大经营规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