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力量|复工复产,深圳经济实现V型反转
“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变“两难”为“两全”、奋力夺取双胜利的重要指针。
这是一次大战,更是一次大考。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面对疫情影响,深圳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宝安莱尔德公司复工的同时严把防疫关。深圳特区报记者李伟文摄
事实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深圳及时出台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早在今年2月7日,深圳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即深圳惠企16条政策,带动全社会形成为企业共同减负、共渡难关、加快复工复产的良好氛围。
深圳经济率先走出困境,实现V型反转,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据统计,上半年,深圳GDP达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前三季度,全市GDP为19786.98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主动作为早动手早发力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健康,复工复产关系发展大计。
对人口大市、经济大市的深圳,这个“两难”尤为突出。
今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求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这是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全省经济“发动机”必须挑起的重担。
战疫情,保发展。深圳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早发力,科学部署周密安排,“把工作落得再实一点抓得再细一点”,努力寻求疫情防控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最大公约数”。
战疫打响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把打好人员返深高峰防御战和复工复产攻坚战列入了作战规划,强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2月7日,深圳发布惠企16条政策;2月10日,复工复产首日,市主要领导实地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详细了解企业防疫措施,提出了“科学有序,协调好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等明确要求。
努力把落下的进度抢回来。2月20日、21日,市主要领导再次到复工复产企业和重大项目工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两手抓的情况,要求推动大项目加大开工力度,合理安排工期,既抓质量、抓安全,又抓速度、抓效率。
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会议部署复工复产。从“科学有序指导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到“制定相关的复工指引、‘一企一策’指导督促企业细化复工复产方案”,再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全力服务和推进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坚决不搞‘一刀切’、简单化”“全力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狠抓经济领域重大工作落实”,深圳“战疫情、稳经济”的信心坚定。
深圳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深圳的经济发展对全省、全国甚至全球都有很大影响。深圳在求取“最大公约数”过程中,既体现出了决策者的政治站位、大局意识、担当作为,也体现出了治理能力、管理艺术和细节科学。既要严控疫情,又要发展经济,更要保障民生,要短期更要长远,真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
做好政策“加减法”推动复工复产
“如贵公司不属于人员聚集风险较大类型企业,可先行复工。”今年2月19日,南山区一位企业负责人晒出了来自南山政务短信平台的信息并感慨:“这就是深圳速度、深圳效率。”
事实上,深圳各区都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福田区成立“总部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组”,上门送服务;坪山区全力确保涉及城区运行、疫情防控、民生等企业生产活动,优先保障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等核心产业和相关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深入重点产业链企业现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公司在市、区、街道等的大力支持下,有序复工复产,加快推动检测试剂的研发生产。深圳特区报记者周红声摄
2月20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正式发布《通知》,要求落实疫情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措施。
根据区域疫情实际及发展态势,科学确定防控级别并及时动态调整,把更多防控权责下移给区和企业,政府做好服务、监督和配套保障工作。这种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措施,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深圳千方百计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做“减法”。
深圳惠企16条措施,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
惠企16条措施针对性强,精准施策,具有普惠性,易落地执行,体现了政府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实现战疫、发展双赢的决心。
在政策的有力指导下,深圳各种减免举措迭出、利好不断。
对租用市、区政府以及市属、区属国有企业持有物业的非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个体工商户,免除2个月租金;免除全市工商企业2月份当月缴交两部制电费中的基本电费;深圳社保通过“降费、延缴、补贴、返还”支持企业抗疫……
多重举措为企业做减法的背后,是政府的自我加压,在优化服务上不断做“加法”。
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要精准有力,以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政策措施有机衔接、形成合力。深圳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
市住建局出台“十五条措施”,加快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科学有序复工。
各区结合辖区企业需求和难题,分类施策,纷纷推出“福企11条”“五个亿元计划”“盐田15条”“南山12条”等援企稳岗举措,送上“及时雨”,企业吃下“定心丸”。
为帮助复工企业科学战疫,有的区成立“疫情防控医学指导团队”派驻企业,把“复工功课”做足做实;有的通过运用“AI+大数据”,通过AI技术精准测算建模,为科学复工复产提供参考;有的区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点服务,对一些科技企业派驻专人专班进行现场指导……
精准施策、周到服务的系列“组合拳”,推动复工复产科学有序进行。
事实上,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深圳涉及城市运行和国计民生企业复工良好,重点企业复工率较高,成为全国制造业最早复工复产的城市之一。这可以从早期的一组数据直观地看到:截至3月11日,深圳规上工业企业已开工10038家,开工率97.5%,人员复工率68.7%;外贸百强企业、批发零售百强企业、重点物流企业复工情况良好。值得一提的是,3月10日,深圳日供电量在疫情发生后首次突破2亿千瓦时。
制造业强劲复苏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深圳制造强劲“复苏”,机器轰鸣的声音悦耳动听。记者今年2月11日到华星光电等多家企业采访看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中。“TCL华星提早做好防疫措施,保证产线不间断运营生产。”TCL华星董秘、公共关系处总监张其东说,TCL华星属于半导体显示产业,由于生产制程的特殊性,一次性投料后要加工运行最少20天时间,需全年不间断运行,国内所有从事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器件生产的公司春节期间都是连续生产没有停工。
他特别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TCL华星时刻关注疫情动向,加强疫情防控,早在1月21日启动疫情防控预案,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三级响应措施,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持续安全运营生产。他说,深圳早前出台多条措施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此支持下,TCL华星逐步实现原材料国产化,现在很多供应商就在光明区,使得TCL华星大部分生产材料不受疫情影响。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和行业周期性影响,TCL华星上半年显示产品销量和营收仍然实现逆势增长,运营效率和效益继续领跑全行业。
TCL华星只是深圳制造业复工复产的一个侧面。事实上,深圳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复工复产的有关要求,坚持防疫和生产“两手抓”,全力协调帮助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深圳通过市区工信系统协调帮助迈瑞、普博科技、安多福等数百家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复工复产。同时,向广东省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报送我市物资生产企业提出的需复工的市外供应商名单,协调相关地市帮助企业复工,并商请外省市在复工复产、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协助,先后协调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工信部门帮助我市企业数百家多家上游供应商复工。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医用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部分检测和医疗器械等防疫物资严重短缺。深圳鼓励制造企业及时转产防疫物资,补贴资金支持比例由原来的10%提升至50%,单个企业补贴资金上限由原来的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有关企业共可获得资金补助5亿元左右。
宝安沙井街道抓紧落实深圳惠企16条和撑企10条,科学有力推动辖区企业优质发展。深圳特区报记者刘钢摄
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比亚迪、三诺、大族激光等一大批深圳先进制造企业相继转产,生产口罩机、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检测试剂盒、智能监测检测系统等防疫物质,带动深圳制造业加快复苏。
深圳工业企业在抗疫之初就挑起“大梁”,比亚迪迅速研发转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迈瑞医疗向海外提供十几万台防疫设备。深圳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口罩日产量从不足2万只提升到1000万只,防护服、呼吸机产能短时间里迅速提升数倍甚至十几倍,创造新的“深圳速度”。
深圳市企业注册局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深圳通过设立或变更方式新增从事防疫物资类相关商事主体2.1万户。
目前,深圳制造业已经实现V型反转。前三季度,深圳工业经济稳步复苏,生产增速加快,销售持续恢复,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明显改善。从增速看,深圳工业率先克服疫情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自4月转正后持续保持正增长,9月当月增长8.1%;累计增速7月率先转正并跑赢全国,前三季度增长1.6%。从规模看,前三季度深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74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更重要的是,深圳惠企16条政策各项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的不断出台和落地,坚定了商事主体的投资信心。据深圳企业注册局统计: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48.1万户,同比增长8.9%。
相关链接
1月22日,深圳召开的全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上,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总指挥)王伟中要求,抓紧制定节后人员返深工作预案,做好全面防控疫情的充分准备。
1月26日,深圳召开专题会议,深圳明确“作战思路”:结合防控形势,分级分类提前制定春运返程、企业开工等关键节点应对预案,适时出台相应措施。
2月7日,深圳出台《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即深圳惠企16条政策。深圳惠企16条政策,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
2月7日,深圳海关出台帮扶企业防控疫情复工复产二十条措施,全力支持深圳关区重点行业和民营中小微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困难,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打赢疫情阻击战。
2月10日,复工复产首日,王伟中、陈如桂等市主要领导实地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详细了解企业防疫措施,提出了“科学有序,协调好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等明确要求。
2月20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落实分区分级防控措施科学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工作;压实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现场指导和监督检查,落实分区分级防控措施。
2月2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从五大方面提出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等31条具体措施,体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建设”的主旋律。
3月11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房地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含5个方面共9条措施。
6月20日,深圳会展业线下重启首日迎来两大展会。第28届深圳礼品家居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分别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