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身体之间,悖论还是真相?
这是西方艺术史的大开眼界之旅:情欲与政治、荆棘与王冠、裸露与审查、处女与独角兽、双性与异装、永恒的艺术与垂死的肉身……
这是艺术史解读的独特视角和个人体验:与苏格拉底一起晨跑、在死亡面前的夫妻宴饮图、与K先生喝夜酒……
从古埃及的《纳芙蒂蒂王后胸像》、古雅典的《握手言别》雕像、古罗马的《忧郁的罗马人》雕像,到中世纪的《夫人与独角兽》壁毯、文艺复兴时期的耶稣造像和艺术审查,再到现代的西尔维娅·斯莱的女性主义画作……艺术史研究者张宇凌在《竹不如肉》中,选取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些名作,透过作品解读背后的思想和文化 。作品着重于探索身体、性别、情欲等观念的演化及其与权力和政治的关系,尤其是人性与规范的互动。
艺术是揭示了身体真相?还是创造了身体的幻象?
在身体政治中,艺术扮演了何种角色?在视觉体制里,身体又有哪样的功能?
女性身体如何在古希腊的男性妄想系统中自洽?
在信仰稀薄的时代,古老艺术母题的强度是否还继续存在?
在今天属于VR、AI的科技现实中,真实的身体和艺术创作之间又将以何种方式碰撞摩擦,或者各行其是,互相抛弃?
9月13日周日下午,张宇凌、btr和索马里将来到朵云书院旗舰店,探讨、解答这些问题。
线下活动,坐席有限,请读者预约报名。
嘉宾简介
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文化评论人。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等,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及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等。2014年起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petite mort)。
索马里,曾供职于《GQ智族》《彭博商业周刊》,现为99读书人高级出版编辑。译有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记忆之声:普里莫·莱维访谈集》。
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和写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巴黎一大,艺术史暨考古学系博士。长期为《三联生活周刊》《新知》《单读》等杂志撰写艺术史专栏。曾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现为北京金杜艺术中心总监,“艺食团”金杜艺术俱乐部创始人。著有《竹不如肉》《唯美主义》,译有《中世纪社会》《微精神分析》《是从中国我给你写信》《康德与伯格森解读》等。
艺术和身体之间:悖论还是真相?
上海之巅读书会(40期)
时间
2020年9月13日(周日)
14:00-16:00
地点
朵云书院旗舰店·海上文薮
嘉宾
btr / 索马里 / 张宇凌
参与方式
1、扫码注册零门槛会员,加入世纪朵云club
扫码注册“世纪朵云”零门槛会员
2、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即可报名
活动名额有限,报名成功后请尽量出席,多次缺席的读者未来参与活动的资格可能受影响。
3、无法到场的读者,可扫码进入直播页面
注意事项
* 朵云书院旗舰店需排队进入,预约报名成功的读者,请提前到上海中心大厦一楼排队,等候入场参加活动。
* 读者入场时,请配合工作人员出示随申码、通信行程卡(微信搜索小程序或现场扫码),活动行报名成功二维码,并测量体温。为节约时间,以上请提前准备。
* 参与活动期间请读者全程佩戴口罩。
试读
雅典之爱
在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里,有一件让人不能移步的墓碑浮雕作品。它具有艺术佳作的一大特性:当你凝视它时,整个世界就仿佛来到了长途飞行的终点,随着优秀的驾驶员让飞机与陆地的接触化为一种猛烈、低频却深入体内的震颤,你内心的一切景致便透过这面舷窗开始渐渐静止并变得清晰起来。
这块浮雕创作于古代雅典,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公元前400年当地人最流行的墓碑样式。它不仅使用了雅典北面山区特产的潘泰列克大理石,而且浮雕表现的是一个“握手告别”(dexiosis)场面——这是几乎所有同时期的墓碑都会使用的主题。浮雕上位于左边的年轻人袒露右肩,身后跟着一条猎犬。与他握手的长者袒露前胸,左腕处挂着一个装精油的瓶子。
两个人就这样静止在比拥抱远一点的位置,他们的表情是如此困窘、羞涩,以至于仿佛各自陷入了沉思。死亡更容易让雅典人催发思考而不是感到悲痛,最极致的例子就是苏格拉底伴随着滔滔宏辩让毒液流遍自己的全身。我们无法光从构图上看出是谁离开了人世,唯一一丝不太确切的线索就是年轻人左手的食指伸出,其余四指紧握。这个手势意味着:“请等一会儿。”但我们仍然不清楚他是在请求逝者稍慢一些离去,还是在请求世界再给自己一点时间。
这个经典的告别场面还有另外一个经典之处:它表现了一种严格符合当时社会规范的“雅典之爱”。如图所示,这种爱首先必须是一位年长者追求一位年轻人,而他们的差别在图像上通过有无胡须加以区分。其次,他们的相识在一开始就应该在公共场所进行,最典型的地方就是只有男性公民出入的运动馆和狩猎场。这两种场合在图像中分别被呈现为随身携带的精油瓶和猎犬。
在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浮雕时,我们现代人可能会觉得把一位毫无血缘关系且非终身伴侣的人放在墓碑上,就如同要求把初恋的形象刻在墓碑上一样,让人费解。
《夫人与独角兽》壁毯系列之《献给我唯一的欲望》
约15世纪末期,羊毛、丝线、金银线,约373cm×358cm
威廉·冯·格勒登《火焰之地》
约1895年,银盐蛋白纸成像
威廉·冯·格勒登《许普诺斯》
约1895年,银盐蛋白纸成像,21.1cm×16.8cm
森特·玛埃萨和纳芙蒂蒂展
2002年在柏林埃及博物馆举办
《哈里斯托盖敦和哈尔摩迪厄斯》,罗马时期复制品
仿公元前477年克里提奥斯和内西奥特斯创作的青铜像
后者又仿在公元前480年被劫掠的安提诺的青铜像
大理石,高1.9米,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