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朋友的案例,告诉大家活动策划节奏重要性 小年哥OR年哥
作为运营,需要掌握技能即便再多,活动策划是运营的一个基本技能,大大小小的活动策划,是运营每时每刻、每天都会面临的工作。
一个好的运营,策划出一个活动,能达到目的的同时,对用户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个效果,来自于我们对活动节奏的把控。
是的,跟一个厉害拳击手的一样,有节奏感。
对手一旦陷入你的节奏,就很容易被你击倒。
同样的,运营也是一个“拳击手”,如果你还没到KO别人的关键时刻,力气就用光了。
后果自然是失败,被用户KO,打到。
言归正传,今天有个朋友邀请我帮忙复盘,复盘他的整体项目。
本来根据我对他的了解,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结果,他还真的翻车了。
他是做电商网店的,虽然有618大活动支持,就在今天,成交量可以说是惨淡。
先不说他失败的原因,我们看看618电商活动节奏是怎么样的:
首先京东平台确定一个狂欢节日,表明在那天,消费者可以享受很多优惠。
我们就可以知道,活动的最关键,最高潮,是在618这一天,知道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也就是说,用户知道,我们在那一天消费,有优惠,于是就开始准备钱了对不对?
而且,这一天,基本上都是15号发完工资后了。(别问小年哥为什么知道。)
产生了期待,就有了后续的任务。
毕竟在双十一的“调教 ” 下,大家都知道,为了那一天最大程度的优惠,肯定是有点前置任务,前置热身游戏。
至于游戏就不过多解释了,总的来说,就是提前锁定用户,拉新,提高流量,变相提升所有店铺的浏览量。
那么在电商的底层逻辑:浏览量*转化率*客单价=销售额。
这个前提下,转化率是基本不变,浏览量增加了,买的自然多了,至于客单价,就要自己调控。
即便是客单价高不了多少,但也低不到那里去,薄利多销,还是“暗升明降”,总体销售额还是在增长。
在加上游戏里蕴涵的鸡蛋效应,就更加不舍得,更容易达成成交。
(鸡蛋效应指的是,人们会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放大事物价值的心理现象)
重点就是这里,一步步让你更期待618这一天的成交,每天放出福利,让你感受到自己行动收获了一些价值。
最后大家在等待618这一天,倒数,期盼着成交这一天。
并且为了更好刺激用户,释放用户钱包,采用的是 京东3C、家电 、消费品 、服饰家居、生鲜专场打折,“接力”。
这些类目,都是京东上消费最多的产品。
还有一些新手消费红包,满减这些,优惠限期,就不一一讲述了,都是活动策划的细节了。
那么案例总体的意思,就是节奏感,不会说上来,我们就一股脑变现。
而我的朋友,就是失败在这里。
因为他在多个电商平台开店,为了更好的完成销售,自然在一段时间内侧重在JD这一块。
等他回过头来,也想在某宝上实施,自然是吃了亏。
没有预告的就说那一天,有什么活动,用户首先感觉奇奇怪怪的。
起码做个热身,用一个事件,一个福利,告诉大家,店里准备干什么。
然后根据日子的接近,告诉大家有什么活动,获得更多优惠,甚至是成为“合伙人”等等。
新手进来在活动日期前有什么优惠,参与活动也等同享受什么,最后给个消费期限,给个打折力度等等这些。
这些他都没有吸取,反而就是不明不白的拉个群,在快递里面,放个钩子,说我们有活动。
用户为了一个福利入群,跟自己活动的目的也不匹配。
这群就放哪里,社群运营也没做到位,然后到日期就开始发链接,说活动开始了。
发红包,满减商店等等,你说有多少人会去打开消费?
自然是翻车,成效一般,甚至有的用户好奇,这么多人,消费没有,基本都不说话,是消失了吗?
不过他也是事出匆忙,没有太多关注,让手底下的人自己去摸索。
不管怎么说,一个好的运营,在活动策划也是一个基本功,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面对老板或者领导对于活动策划的不理解。
但经过我们的努力,告知一场策划好的活动,还是能提升不少销售额,甚至是其他目的。
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运营,运营也要告诉他们,标准是如何,不要以错误的看法看待运营。